走過湖北蘄春縣不少鄉(xiāng)村,唯有赤東鎮(zhèn)徐亮村,是我心間永遠的朱砂痣。
童年的我,每到寒暑假,總會迫不及待地挎著小布包,鉆進擁擠的鄉(xiāng)間客車,一路顛簸到竹瓦街,然后再步行半個小時到徐亮村。
(資料圖片)
蜿蜒伸展的黃土路上,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獨自行走著,這個畫面貌似有些清冷,但誰也不知道,小女孩的此刻內心正充溢著激動與喜悅。徐亮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xiāng)村,猶如漆黑暗夜里劃亮的一根火柴,曾經溫暖著這個小女孩孤寂的童年。
遠遠地,外祖母正踮著小腳倚著桂花樹焦急地張望著,小女孩如同一只蝴蝶飛撲進外祖母溫暖的懷抱。
徐亮村,是小女孩快樂童年的代名詞,這里的樅樹林里躲藏著可愛的野兔、野雞;這里的黃土地盛產甘甜的西瓜和蜜橘;這里可以騎著憨厚的老黃牛,迎著朝霞,踩著露珠與表兄妹們嬉鬧玩耍;更重要的是,這里還有慈祥可親的外祖母……
徐亮村,是外祖母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這個勤勞的老太太對未來總是滿懷希望,雖然生活清苦,但在她的窗前屋后卻栽滿了牡丹花、薔薇花和梔子花。每天再忙,外祖母也要抽出時間照料這片花圃,花開時節(jié),這一方小院燦爛又溫柔,給土黃色貧瘠的小村莊增添了一抹難得的亮色。
外祖母分外鐘愛一株火紅色的牡丹花,這棵牡丹是逝去的外公曾經栽種的。空閑時,老太太會坐在牡丹花旁,邊做針線活,邊喃喃自語,曾經的小女孩不理解,現(xiàn)在想來,那是外祖母在與逝去的外公隔空對話,是一種最深沉的思念。
那時的徐亮村很窮,但盛產的西瓜和紅薯卻是遠近聞名。由于土質的原因,這里的西瓜瓤紅汁多,分外甘甜。每年暑氣最盛的時候,也是西瓜成熟的時節(jié),舅舅們一擔擔地將西瓜從山上挑回來,外祖母則挑選一處陰涼干燥的角落整齊碼放好,等候城里的大卡車來收貨。這是徐亮村村民們最大的一筆經濟來源。黃土垸里笑聲揚,老宅堆滿了小山似的西瓜,外祖母臉上的皺紋如菊花般綻放。
這個勤勞可愛的老太太在九十三歲時溘然長逝。在她去世的三年后,沉寂的徐亮村涅槃重生。鄉(xiāng)村振興建設如火如荼,秀麗的山水資源吸引來了資本投資。徐亮村以“牡丹小鎮(zhèn)”為主題,依托蘄春“藥”文化、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等資源優(yōu)勢,打造融養(yǎng)生、科研加工、觀光休閑、體驗式娛樂為一體的現(xiàn)代農業(yè)生態(tài)村莊。
曾經揚塵滿天的黃土路刷黑成平坦順直的柏油路,繞村而建的環(huán)湖公路兩旁楊柳依依,景色宜人?;膹U破敗的村部小學拆除,重建起漂亮的幸福小禮堂和村民休閑廣場,明亮的太陽能路燈把徐亮村的晚上照得如同白晝。
花開時節(jié),整個徐亮村氤氳在牡丹花的香氣里。300畝油用牡丹競相綻放,明艷動人,讓人不禁聯(lián)想起劉禹錫的名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外祖母窗前的牡丹花依然茂盛,如今它已不再孤獨綻放。這些美麗的牡丹花,即使花開短暫,也會燦爛以報。待到花謝時,即使不張揚,也會淡然自若。牡丹花,就這樣一次次輪回,一次次往復于四季中!
來源:《蘄春文藝》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yè)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