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鄧姐姐。
最近有兩個好消息。
【資料圖】
一個是昨天剛公布的,關于房地產的利好。
一個是上周末公布的,關于基金費率下調的利好。
這兩個都和我們的錢袋子有關。
而且還出現(xiàn)了一個重要信號哦。
首先是房地產的利好:
延長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政策期限至2024年。
翻譯一下意思是——
房地產商有喘息的機會,因為貸款可以延期了。
銀行可大膽放貸,包括開發(fā)貸等融資工具。
這次政策是延續(xù)去年“金融十六條”。
去年“金融十六條”后,市場普遍認為房地產會反彈。
結果,經歷了今年一季度“小陽春后”,4月迅速轉冷。
連我身邊剛需的小伙伴都開始觀望了。
大家都能感受到房地產的深深寒意。
甚至網上還傳出,有人白送房。
一位帥哥5年前在鄭州買了套69平的房子。
總價118萬,首付28萬,貸款90萬,已經還了5年。
估計大概還剩80萬左右貸款。
說是白送,實際上是把貸款轉給下家。
按照從118萬到80萬,房價相當于跌了30%。
當然這只是個例。
另外,以廣州為例(非官方數(shù)據(jù))。
這兩年,超八成小區(qū)房價下跌(兩成上漲)。
跌幅超過20%的占了16%,跌幅超10%的占32%。
上漲的小區(qū)房價僅占17%。
但即使房價跌了,房子也不好賣。
我身邊的朋友,無論是廣州天河區(qū)的還是海珠區(qū)的。
原來很容易賣出的房子,現(xiàn)在掛了半年都無人問津。
一天天想著這事,也挺糟心。
樓市低迷并不僅僅發(fā)生在內陸城市,中國香港也這樣。
據(jù)說,香港樓價已跌回三年半前。
甚至有傳聞預測,明年中有可能再跌8%。
為此,香港的救市政策開始出臺。
就在上周五,香港宣布了降低首付。
反觀內陸,暫時還沒什么大招。
不過,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近日提出,
建議全面取消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
這或許能激活一定的需求量。
嗯嗯,我們再等等看大招啥時候出。
除了樓市以外,股市、基金也是大家財富的體現(xiàn)。
可這兩年資本市場行情不好,股市基金并沒有賺錢效應。
但,基民們交給基金公司的費用一分沒少。
尤其是管理費、銷售服務費和托管費。
即使基金不賺錢,這些費用也是要交的。
如去年的權益市場大跌,整體基金出現(xiàn)萬億級的虧損。
而公募基金收取的管理費卻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計提的管理費高達1442多億元,比2021年增長約1.71%。
基民不賺錢,基金公司卻能旱澇保收。
終于,監(jiān)管向主動權益類基金出手了。
即日起,新注冊的產品——
每年能省0.35%成本,即投資1萬能省35塊。
相當于多了0.35%的收益。
而存量產品也爭取在今年年底前降到同一標準。
雖然這對我們來講是蚊子肉,但對以主動權益為主的基金公司卻是動了大刀。
業(yè)內猜測,個別公司收入降幅可能高達50%!
咳咳,基金公司想多賺手續(xù)費,那就把業(yè)績做上去。
做上去了買的人多了,基金收入不就多了嘛。
這才是雙贏。
對了,昨天公布了倆數(shù)據(jù)——CPI和PPI。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PPI生產價格指數(shù))
CPI漲幅0,PPI跌-5.4%。
這里有一個信號——
PPI幾乎接近了歷史極值的位置。
(歷史上跌破5%只有2009年和2015年)
按照以往歷史規(guī)律,PPI一般用10個月觸底。
如果從PPI去年11月開始走低來算,到現(xiàn)在9個月。
離觸底不遠了。
PPI的低點,通常都是市場的歷史大底。
比如2009年,2012年底,2015年底,還有2020年初。
或許可以期待下?
PS.
本周四有可轉債打新!
大家調好鬧鐘,這次不要再忘記啦。
點“在看”,錦鯉附體!
本文文字原創(chuàng),皆為交流探討之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點在看錦鯉附體!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yè)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