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苦“一口價”久矣
(相關資料圖)
“抱歉啊,忘了關‘一口價’的接單功能了。麻煩您能不能取消?”網約車司機從后視鏡看了看坐在后排的乘客周輝,略帶歉意地說道。
兩個月前的北京國貿,晚上8點,位于CBD中心的寫字樓依舊燈火通明。周輝打開高德地圖,叫了一輛“一口價”的網約車下班回家。
上車后,車已經開出了兩公里,司機的手機后臺突然響起接單提示音。周輝還沒來得及反應,司機已經在路邊停下了,用十分誠懇的語氣要求周輝取消訂單,因為他剛剛接到了一個更“肥”的專車單。“要不是太久沒單,您這個‘一口價’我是不愿意接的,價格太低了,根本就不賺錢,相當于白跑。您能不能從手機上把這單取消了,我要是取消,會被處罰的。唉,現(xiàn)在這活太難干了,去掉油錢、飯錢,沒啥利潤了……”
周輝告訴「市界」,工作了一天,下班那一刻疲憊感達到了峰值,面對司機近乎無理的要求,他也懶得與其理論,便取消訂單下了車。
網約車司機對周輝的態(tài)度還算好的。大廠青年張強有一次叫了一輛“一口價”的車,但司機疏忽,沒意識到這是一口價訂單,等乘客上車后他才反應過來,在隨后的20分鐘車程里,司機罵罵咧咧了一路,他也只能忍著聽。
所謂“一口價”,在不同平臺、地區(qū)也叫“平價車”“特惠快車”,但計價邏輯一致,都是固定價格,也就是服務商根據起終點信息,預估里程、時長、實時路況,綜合報出價格,與乘客最終的付款金額一致。
在各種網約車平臺里,能比它更低的,也只有拼車了。面對“一口價”訂單,幾乎所有網約車司機都抱有一種抵觸情緒。
8月初,袁康要到廣東出差,便叫滴滴出行的“特惠車”開到北京首都機場。他一上車,司機師傅就對其大倒苦水:“您這一單,我根本就沒法掙錢,不虧都不錯了。要不是我家住機場附近,順路回家吃午飯,我都不會接?!?/p>
這位司機稱,最近滴滴出行正在大力推“特惠快車”訂單,給乘客發(fā)放大量優(yōu)惠券,平臺上“特惠車”訂單越來越多,只要司機在后臺沒有關閉“特惠車”,系統(tǒng)就會一單接一單地給他派這不掙錢的活兒。
現(xiàn)在提起“一口價”,網約車司機李長蕙還心有余悸。因為忘記關閉后臺選項,她有一天接了幾十單的“一口價”?!拔以诙h(huán)路繞了一天,都是十幾塊的小單。跑得我都想發(fā)火了!這種單子根本就不賺錢?!?/p>
▲(圖源/小紅書)
當然,司機有拒絕接單的權利,但具體次數(shù)要看不同網約車平臺的規(guī)定,有的可以無責取消,有的不可以。
“超出無責取消次數(shù)的,每一單取消都會走平臺判責,看是司機、乘客、還是平臺的責任。如果是司機責任,平臺會根據其造成的不同后果,進行不同程度的處理。如果非司機責任,則不會有任何處罰?!币晃痪W約車平臺相關人士告訴「市界」,處理方式可能是罰錢,也可能是扣其信用分。
為了彌補“一口價”訂單的利潤,有些城市的網約車司機更為極端,在車內貼出提示,不給這類低價訂單的乘客提供空調服務,如乘客要求開空調,需要單加錢。
“一口價”該不該取消?
面對網約車司機的吐槽,近期上海、武漢、合肥等多個城市對“一口價”模式提出新要求,前幾日,市場又傳來“杭州將責令網約車公司(平臺)下線‘一口價’‘優(yōu)惠價’等產品”的消息。
看著監(jiān)管力度的變化,網友們關于“一口價,到底該不該取消?”的討論甚囂塵上。
支持取消的一方,以司機為代表,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一口價”訂單的安全隱患太嚴重。
“開一個小時是這個錢,開半小時也是這個錢,這會導致司機想方設法盡快到達目的地、結束訂單,會導致超速超車、搶黃燈等各種行為,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提升,這也是我自己親身體驗過的?!币晃缓贾菟緳C表示。
但作為網約車市場另一群參與主體——乘客,與司機的悲喜并不相通。
有乘客表示,打“一口價”不只是因為價格低,而是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司機繞路和隨意加價;還有乘客對司機開車快不以為意,反倒覺得不用擔心對方故意磨蹭,賺時長費。
8月初,玲瓏在深圳打車,“一口價”訂單剛發(fā)出,突然天降大雨。她等了5分鐘仍沒有司機接單,高德地圖頁面跳出彈窗,稱附近2公里內有出租車司機可以調度,打表價格約為43元。
她想都沒想就選擇了拒絕,“‘一口價’只要二十幾元,反正我也不趕時間,寧愿多等一會兒也不想多花20元。”
幾分鐘后,還是沒有司機接單,平臺再次跳出附近有出租車司機可調度的彈窗,價格還是四十多元,玲瓏又一次拒絕了。又等了5分鐘,玲瓏終于等到了“一口價”司機,花了不到30元打車費順利到達目的地。
抱著這種心態(tài)的乘客大有人在,雖然平臺還提供了經濟型、出租車、優(yōu)享型等多個選項,但便宜的“一口價”才是不少乘客認可的王道。一位深圳的滴滴司機感嘆:“很多乘客寧愿多等10分鐘,也不愿多花打車錢。”
隨著“一口價”該不該取消的討論聲增多,網約車平臺壓力也大。為減少輿論影響,「市界」注意到,高德地圖已將原來“一口價”的位置改成了“平價車”,并在下方用“惠民用車,固定價格”加以說明。
▲(左:8月3日,右:8月18日,不同時段,高德地圖打車頁面截圖)
8月上旬,滴滴打車也在特惠快車一欄里,取消了“一口價”的字樣,改成了“預估價”。但計價規(guī)則顯示,特惠快車的行程,仍采用固定價格的計價方式。
▲(左:8月3日,右:8月18日,不同時段滴滴打車頁面截圖)
其實,對于該不該取消“一口價”訂單,網約車司機心里也很矛盾。
平臺對司機是否接“一口價”訂單沒有強制要求,接與不接的選擇權在司機手里,只要關閉后臺功能就行了。但不同城市的多位網約車司機對「市界」反映,現(xiàn)在不接“一口價”的單,他們也幾乎接不到別的生意。
因此看似司機有拒絕的權利,但現(xiàn)實逼著其不得不接受“蒼蠅再小也是肉”的事實。這背后與網約車司機規(guī)模日趨飽和,乘客規(guī)??s水,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不無關系。
“很多以前的白領、小老板、大學生,現(xiàn)在都開網約車了?!币晃簧钲诘蔚蔚睦纤緳C無奈地說,網約車司機行業(yè)就業(yè)門檻較低,很多靈活就業(yè)人員都把其視為應急或者過渡的職業(yè)。
有數(shù)據統(tǒng)計,2023年4月,全國網約車司機數(shù)量達到了540.6萬人,車輛數(shù)量達到了230萬輛,分別比兩年半前增長了一倍多。隨著各個網約車平臺司機數(shù)量增加,多地已經暫停辦理網約車車輛運輸證。
5月4日,三亞市交通運輸局發(fā)布通告表示,三亞市網約車運力已趨于飽和,決定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fā)業(yè)務。7月21日,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宣布,決定暫停受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相關業(yè)務。
此外,今年以來,珠海、濟南、遂寧等城市也發(fā)布了網約車行業(yè)風險預警,提醒當?shù)鼐W約車數(shù)量已經飽和,行業(yè)景氣情況逼近警戒紅線。
與此同時,全國網約車用戶規(guī)模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有一定程度地縮水?!?022年度中國移動出行市場數(shù)據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網約車用戶規(guī)模為4.37億人,比上一年減少約1500萬人。
網約車平臺,戰(zhàn)火難休
關于“一口價”該不該取消,市場已經爭論許久。在作出回答前,我們需要摸清問題的根源到底出在哪?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李衛(wèi)波博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表示,當前“一口價”模式之所以成為焦點,根源在于經濟復蘇面臨壓力的大環(huán)境下,網約車市場供需失衡導致平臺間“以價換量”競爭加劇,政府部門出于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從業(yè)人員權益的考慮而主動介入。
以前,因為“一口價”屬于平臺間競爭行為的一部分,監(jiān)管部門并未過多干預。
一位網約車行業(yè)人士告訴「市界」,早年網約車司機收入高,是企業(yè)燒錢補貼的結果。企業(yè)一邊給乘客發(fā)優(yōu)惠券,使其形成平臺打車比巡游車便宜的意識,養(yǎng)成平臺打車習慣;一邊慷慨地給司機補貼,吸引司機入駐,提高平臺的響應效率。
但當網約車平臺不再燒錢后,競爭格局趨于穩(wěn)定,市場便回歸到了選票經濟的本質,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行業(yè)的走向。
“早期網約車司機收入高,享受到了初期的紅利,但這不具有可持續(xù)性,如今收入降低,造成了心理落差,才對‘一口價’不滿。”上述業(yè)內人士稱,“一口價”的初衷是為乘客提供訂單的透明性和確定性,沒有“一口價”之前,平臺因為司機和乘客價格的糾紛,產生過很多客訴。
面對市場爭議,8月15日,杭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表示,杭州不會“一刀切”取締網約車“一口價”,而是要取締不合法、不合規(guī)的“一口價”。
一位網約車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約車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需向交通主管部門備案,有關部門說要取締的“一口價”,其實是指網約車公司(平臺)未向交通主管部門進行價格備案。
日前,交通運輸新業(yè)態(tài)協(xié)同監(jiān)管部際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多家網約車平臺、聚合平臺公司開會。各企業(yè)紛紛表態(tài),將立即組織排查整改,依法合規(guī)開展經營,全力保障乘客和從業(yè)人員合法權益,維護行業(yè)安全穩(wěn)定,推動交通運輸新業(yè)態(tài)規(guī)范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在行業(yè)人士看來,如果“一刀切”下線網約車“一口價”,可能會引發(fā)訂單量下滑的連鎖反應,這樣的風險也需考慮在內。
據「市界」了解,部分網約車平臺已就“一口價”訂單為司機提供了補償辦法。如“堵車寶”,即按照堵車時長給予司機相應的時長費補貼,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法定節(jié)假日降低抽成比例等等。
網約車行業(yè)經歷了十多年的高速發(fā)展,但近年來卻因為市場供需不平衡,平臺之間戰(zhàn)火不休。如今,行業(yè)內外關于“一口價”訂單的爭論,就是各方競爭帶來的直接后果。
▲(圖源/視覺中國)
網約車行業(yè)的下一步該如何走?
前不久,南京成立了網約車自律工會,把滴滴、高德、享道、一喂等在南京運營的自營平臺和聚合平臺集中起來。隨后在南京交通部門的指導下,各平臺開展對嚴重違規(guī)司機的清理工作。
據了解,有900多名南京網約車司機因頻繁取消乘客訂單、繞路等違規(guī),賬號被封禁3到15天不等,同時接受平臺的服務再培訓。
今年以來,部分城市有關部門對想要入局網約車行業(yè)的司機進行風險提醒。8月3日,蘇州市交通部門表示,因今年上半年蘇州市網約車經營壓力增大,提示審慎投資網約車,注意防控個人經營風險。
之后,南京市交通運輸局也提示,網約車市場運行情況已經發(fā)生變化,市場競爭激烈,駕駛員收益低于預期,提醒擬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企業(yè)和駕駛員積極關注市場動態(tài),全面了解管理政策,客觀評估經營收益預期,審慎做好投資和從業(yè)選擇。
(文中受訪乘客、司機為化名)
作者 | 劉冬雪作者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yè)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