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取材自全國上萬起真實案例、聚焦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反詐電影《孤注一擲》正在熱映。電影完整還原了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產業(yè)鏈的內幕,其中不乏騙子遠程操控受害人手機、電腦,植入木馬控制受害人電子設備進行轉賬等場景,可謂步步驚心,扣人心弦。
8月9日,四川宜賓市江安縣一家建筑企業(yè)的財務電腦,被境外詐騙集團植入木馬程序,犯罪嫌疑人遠程操控電腦,刪除該公司老板微信后冒充老板,指令財務向指定賬戶轉款320萬元。
就在該公司財務人員即將在第二級網銀盾確認轉賬指令時,江安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反詐中心民警趕到該公司辦公室,面對不明真相財務人員的阻攔,果斷地一把取出網銀盾,最終為該公司挽回320萬元經濟損失,上演了爭分奪秒的真實版《孤注一擲》。8月12日,紅星新聞記者對話辦案民警和案件相關當事人,還原案發(fā)過程和驚險瞬間……
(資料圖片)
火速預警:
警方打電話預警受害企業(yè)
財務人員并不相信,反而懷疑民警身份
據宜賓市江安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反詐中心民警袁波介紹,8月9日,江安縣公安局幾乎同時接到來自不同上級公安部門的電信詐騙預警指令,稱江安縣某建筑公司可能正在遭遇電信詐騙,要求迅速處置。
被發(fā)出電信詐騙預警的建筑公司是江安縣一家知名企業(yè),注冊資本金1.2億元。一旦資金被騙,將很難被追回,會直接造成企業(yè)巨大的經濟損失。接到預警后,宜賓市公安局、江安縣公安局兩級刑偵部門反詐民警快速反應,第一時間給企業(yè)老板打電話,試圖通過說明情況阻止企業(yè)向騙子轉賬。
“開始打電話沒接,后來好不容易聯(lián)系上老板,我們被老板告知‘在開會,有事找財務’。”袁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發(fā)時該建筑企業(yè)老板確實在開會,不方便接電話。由于時間緊迫,民警又馬不停蹄給該建筑公司財務人員打電話。
在電話中,財務人員確認正在轉款的事實,但告知民警是“老板指令”。而且,該財務人員并不相信自己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相反還在電話中表示無法確認反詐民警身份,并急匆匆地掛斷了電話……
爭分奪秒:
民警上門果斷取下網銀盾
及時挽回受害公司320萬元損失
根據反詐民警隨身攜帶的執(zhí)法記錄儀視頻顯示,8月9日16時26分左右,民警突然進入該公司辦公區(qū)域詢問“哪位是財務”?身份明確后,民警迅速靠攏財務人員,并表明“我們之前打過電話,你可能正在遭遇電信詐騙”,但財務人員似乎不以為然。
民警靠近財務電腦查看,發(fā)現她正在操作一筆金額為320萬元的轉賬。民警到達時,她正在進行第二級網銀盾確認。見此情景,民警眼疾手快拔出網銀盾。但引發(fā)財務人員不滿,她當即大聲表示:“不要動我的東西,這是我們老板的事情,你們無權干涉!”
“直到我們上門勸阻,她也沒意識到跟她發(fā)出轉款指令的不是她的老板,而是木馬程序和境外網絡電信詐騙集團。”事后,袁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由于多次電話預警不成,他們馬上從公安局出發(fā)趕赴被詐騙公司。好在該公司距江安縣公安局不遠,民警們爭分奪秒,趕在轉款的最后一道指令發(fā)出之前,阻止了財務人員轉款。
▲反詐民警上門止付
面對民警,財務人員及該公司辦公室其他人員仍不敢相信遭遇詐騙,他們打電話給公司老板,無奈老板在開會。民警見無法說服該公司工作人員,于是從刑警大隊調來技術民警。當該公司財務人員等人親眼看見其財務專用電腦上正在運行的木馬病毒時,才如夢方醒。事后,該公司老板也證實向財務人員指令轉款的不是他本人。
財務人員:
不知電腦已被植入木馬病毒
老板此前曾通過微信發(fā)指令,因此未懷疑
8月10日,當事財務人員江某前往江安縣公安局刑警大隊表示感謝,并送了一面錦旗上書“反詐先鋒、人民衛(wèi)士”。江某向民警表示:“那天我真的沒反應過來是什么情況,要不是因為你們(阻止)的話,那320萬轉出去,我都不曉得該怎么辦了!”
▲當事財務人員贈送錦旗表示感謝
江某事后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發(fā)時老板確實在開會。當天下午,她接到“老板”微信指令,向一個指定賬戶轉款320萬元,用途是“工程招標項目保證金”。江某說,她不知道電腦已被犯罪分子植入木馬病毒,而老板此前也曾通過微信等即時工具下達過指令,因此她對于“轉款320萬元用于工程項目招標”沒有產生任何懷疑。
“這筆錢好像要得比較急,‘老板’反復催。”江某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后復盤,唯一不同的是“老板”當日下午反復催她趕快轉賬到指定賬戶,并稱如果因轉賬遲延導致投標失敗,可能要追究她相關責任。幸運的是,反詐民警突然趕到,及時中止了該筆危險的“交易”。
袁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后查明,當日江某操作轉賬的對方賬戶是一個專門用于電信詐騙的銀行賬戶。該320萬元一旦轉過去,很可能被“秒轉走”,再經過分發(fā)轉賬,最終資金去向都會成謎,被追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該賬戶已被多地公安機關確定為“止付賬戶”,但江某轉款時該賬戶尚未被鎖定。
警方揭秘:
受騙公司如何被“精準詐騙”?
釣魚、遠程控制電腦、冒充老板
犯罪分子的詐騙行為被拆穿后,江安縣公安局反詐民警又耐心為該公司財務及其他員工揭秘了“詐騙集團冒充公司領導要求轉款(微信發(fā)指示)”典型詐騙案件中,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段:“精準投毒—收集信息—實施詐騙”三步曲。
1、境外詐騙團伙向該建筑公司電子郵箱發(fā)送發(fā)票、合同等文件,同時捆綁木馬、遠程控制“釣魚”郵件,一旦郵件被查看下載,該建筑公司財務專用電腦即被詐騙團伙遠程控制。
2、遠程控制電腦后,詐騙團伙對被控電腦采用窺屏、竊取文件等方式,摸清電腦使用人、所屬公司、組織架構、財務狀況、付款流程等,對付款流程關鍵人發(fā)送木馬繼續(xù)進行控制。
3、待條件成熟后,境外詐騙團伙將公司財務、審批人員通訊錄中“老板”替換,冒充老板下發(fā)轉賬指令實施詐騙。
宜賓市公安局提醒市民:公安機關會根據對電信網絡詐騙涉案賬戶等信息的精準研判,第一時間對潛在受騙群眾進行預警勸阻,并針對不同類型的詐騙手段和緊急程度,采取上門勸阻或聯(lián)系近親屬等方式開展進一步的預警勸阻。
“如果您接到反詐預警勸阻電話,說明您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或者屬于易受騙高危人群。一定要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耐心聽取民警的勸阻,立即停止轉賬,反饋真實信息,保留相關證據。”
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編輯 彭疆 責編 鄧旆光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yè)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fā)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lián)系。